当前位置:首页 >  诚信人物 • 故事 > 

王长义、王长信:与粮食打交道30年,从不短斤少两 两兄弟获评全国十大“诚信之星”

日期:2019-04-11     来源:齐鲁晚报
字体大小:

  在泰安宁阳县鹤山镇,有一对兄弟被人们称为“信义兄弟”,老大王长义、老三王长信做着粮食生意,30年来从不缺斤少两,农民自愿把粮食卖给他们,合作伙伴也愿和他们长期相处,因为他们一诺千金、重情重义。兄弟二人30多年的坚守,铸成了“信义”的金字招牌。2018年11月,王长义、王长信兄弟被中宣部和国家发改委评为全国十大“诚信之星”。

  用手推车贩卖粮食

  赢得诚信招牌

  “1983年,我退伍返乡,和大哥凑了300块钱,每天起早摸黑、走村串户收购粮食,再送往县城、泰安等地的面粉厂。”王长信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兄弟二人现在经营的年销售额1.6亿元的面粉厂也是从一趟趟收粮卖粮的推车上积累起来的。

  在兄弟俩刚开始做粮食生意的时候,“粮贩子”坑农现象时有发生,农民对上门收购的粮贩极不信任。这时候兄弟俩良好的信誉发挥了作用,农民争着把粮卖给他们。“老王宁可自己亏点儿,也不会给俺少一两,价格上还比别人贵一分,秤杆子实诚。”山后村村民张秀良说。

  不只是农民苦于不诚信的粮贩子,面粉厂对他们也很警惕,为防止粮贩子掺假,晚上各面粉厂都不会收粮,然而王家兄弟是个例外。面粉厂老板们说:“凡是他送来的粮食,咱多晚都收!”

  “做事先做人,做人讲诚德”诚信就是兄弟俩的立身之本。1998年的一天,王长信到泰安芝田面粉厂送粮,会计将一摞5000块钱现金当3000块给了他。拿着多出的2000块钱,王长信却吃不下饭。“咱做的是良心买卖,不能赚这昧心钱!”

  在近20年收粮、送粮过程中,类似的情况不下十次,但每次王长信的第一反应就是“送回去”。而随着兄弟俩做的一件件实诚事被口口相传,越来越多的人也愿意跟他们做生意。

  创立自己的面粉厂

  日产200吨以上

  王长义王长信兄弟2005年才创立自己的面粉厂,现在十几年过去,面粉厂从年产200吨变成了日产200吨以上。

  因为诚信的招牌,乡亲们信得过兄弟俩。有时面粉厂暂时缺钱,送粮人打白条也乐意。为此,兄弟俩还琢磨出了“粮食代存”的新道道,老百姓把麦子免费存到面粉厂,可凭单据随时提取、折现,王长义向储粮户承诺:“把粮存到这里,不用考虑粮食损耗,而且保证价格‘随行就市’!”

  2011年夏收时,村民以每斤1元的价格将小麦存入老王的面粉厂,临近年关,粮价竟涨到每斤1.3元。俗话说,“粮食过了分,好比贩黄金”,粮仓内的400万斤粮食,足足涨了120万元。送到嘴边的肥肉,让人看着眼红,而王长义却坚守了当初的承诺:“送粮人大都是老老实实的农民,赚的是辛苦钱,利润微薄,既然承诺了随行就市,咱就该按现价兑现!”

  企业诚信经营,面粉质优价廉,使得金麦香面粉厂在既无业务员,又不花钱做过广告的情况下,“闻香而来”的客户仍是与日俱增,面粉远销广东、广西、云南等地。2018年8月,金麦香面粉厂被评为山东省“守合同重信用”企业。

  传承好家风

  激励后辈人

  王家兄弟的道德人品在当地无人不服。金麦香面粉厂的职工王师傅就说:“每个月14号按时发工资,从来不拖欠。”

  “我们兄弟四人出生后,由爷爷取名‘义、庚、智、信’,就是希望我们传承信义美德。”王长义说,这是他爷爷一直念叨的一句话。

  2011年中秋节,就在王家兄弟聚在一起准备吃团圆饭时,等来了个坏消息。81岁的老父亲王守平在骑车回家的路上遭遇车祸,一拉石子的卡车侧翻,把老人埋在了石子底下。

  万幸的是,抢救及时,父亲没有生命危险,却落下半身不遂的后遗症。“再多的钱也换不回父亲的健康,一家人已经陷入悲伤,不能再让另一个家庭塌了天”,望着满脸愁容的肇事司机,他们做出了令人意外的决定,当天让他从交警队提走了事故车,并表示不再追究法律责任。车主既愧疚又感激,总是隔三差五提着礼品来看望老人,俩家竟然因此走成了好亲戚。

  道德力量伟大,榜样力量无穷。良好家风的传递,不但影响后辈人,对身边的人更是一种激励。鹤山镇秉承着“百善孝为先,百事成为本”的理念,举办了鹤山诚孝典范人物评选,发掘出了一大批人人夸赞的诚孝典型。这批入选者里有的经济条件很差但却竭尽全力照顾好父母,有的孝顺公婆睦邻友好……因为道德,世界也会变得更加美好。2018年11月王长义、王长信兄弟被中宣部和国家发改委评为全国十大“诚信之星”,信义兄弟这个榜样,也必将在更大范围内激励着更多的人。

【打印本页】 【关闭页面】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服务热线:400-003-0039

主办单位:华中企信(北京)国际信用评估有限公司

华中企信企业信用公共服务平台 京ICP备202100255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