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用知识 > 

信用知识|南京市“十四五”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出台 公务员、企业高管等人群将建诚信档案

日期:2021-11-08     来源:南京日报
字体大小:

  10月19日,记者从市“十四五”重点专项规划系列专题新闻发布会(第二场)上获悉,《南京市“十四五”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已经市政府正式印发。《规划》为未来五年南京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描绘了蓝图。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黄辉,就《规划》出台背景、编制过程和主要内容作介绍。市科技局、交通运输局、市场监管局、公共信用信息中心和人行南京分行银管部相关负责人,就记者提出的热点问题进行回答。

  据介绍,《规划》共10章,分为3个板块,并设置2个特色专栏和10个信用工程专栏,可以概括为:三大目标、七大任务和十大工程。

  争创“三个信用标杆”的发展目标是,争创信用基础新标杆,打牢信用“基础桩”;争创信用应用新标杆,推动信用“优服务”;争创诚信环境新标杆,塑造信用“强品牌”。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七大重点任务是,全面推进重点领域信用建设,建立健全信用基础体系,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推动信用优化市场资源配置,推动信用增进民生福祉,推动信用赋能社会治理现代化,弘扬诚信文化助力社会文明建设。

  为确保《规划》落实落地,《规划》还提出了十大信用工程,即:重点职业人群信用提升工程、信用信息平台提升工程、人才信用服务产品开发工程、诚信乡村工程、信用试点工程、诚信园区建设工程、区域特色名片打造工程、街道(乡镇)信用商圈建设工程、未成年人诚信教育工程、重点领域失信行为专项治理工程。

  其中,重点职业人群信用提升工程明确,在公务员、企业高管、律师、会计审计税务从业人员、统计从业人员、认证和检验检测从业人员、金融从业人员、医务人员、教师、科研人员、新闻媒体从业人员、导游、房产经纪等重点职业人群中全面推广信用承诺制,加强信用信息归集,扩大归集领域和范围,完善个人信用记录形成机制,建立健全个人诚信档案;推进个人信用信息在企事业单位员工招录(聘)、职业人群执业、高管任职、公务人员调任选任、后备干部提拔、评优评先等有关环节中的应用,推广使用职业信用报告;完善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对失信的重点职业人员依法依规采取失信约束措施,提升职业人群诚信水平。

  黄辉表示,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下一步,市发改委将加快《规划》目标任务的分解落实,抓好十大信用工程的落地生根。同时,将会同社会各界做好“宁诚信”宣传,齐心协力完成《规划》各项目标任务,为深入践行“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新使命新要求、建设“创新名城、美丽古都”贡献信用力量。

  信用,大作用!诚信,值千金!

  ——市相关部门解读“十四五”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

  信用,有何用?诚信,价几何?《南京市“十四五”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将如何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市相关部门对此进行了解读。

  服务支撑创新,为信用良好创新创业企业提供绿色通道

  市科学技术局副局长吴瑕说,今年6月,科技部复函同意我市建设引领性国家创新型城市,在行动方案中提出加强科研诚信文化建设。面向“十四五”,我市将着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科研作风和学风建设,围绕科研项目管理、科创人才引进、创新环境优化,持续推进科研诚信体系建设。

  据介绍,我市将制定出台科技计划项目(奖励资金)信用管理办法,完善科研诚信信用记录制度,明确科研诚信记录、评价的标准和流程,注重评价结果应用;实施信用承诺制、“容缺受理”机制,优化科技计划项目、奖励资金申报流程,减少科技型企业、新型研发机构等创新主体在科技计划项目申报、验收等环节需要提供的材料;推进科研诚信分级分类监管,为信用良好的创新创业企业提供绿色通道,强化信用服务支撑创新。

  营造良好环境,让交通运输市场主体充分享受信用红利

  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罗睿说,“十三五”期间,我市全面开展交通运输从业企业和从业人员信用等级评定并公开发布,年度归集报送信用信息近4万条,及时清理不合格客运驾驶员;对超限超载车辆开展专项整治,落实联合惩戒,有效震慑违法行为。

  “十四五”期间,我市将强化信用数据联通,提升信用监管水平,基于“互联网+”手段,建立风险预判预警机制,及早发现防范苗头性和倾向性风险;实现分级分类监管,进一步加强信用在海事监管、“两客一危”执法、大件运输许可等领域的应用,重点突破超限超载失信问题,推动超限超载“黑名单”管理,实现治超工作与信用监管双闭环,对严重失信行为采取市场和行业禁入措施,提高失信违法成本,全面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与此同时,拓展信用场景应用,在行政审批、奖补资金、示范创建、招投标、行业评优评先等方面加强信用评定结果应用,让交通运输市场主体充分享受信用红利。

  让监管更精准,对守信者“无事不扰”、对失信者“利剑高悬”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陈元虎说,“十四五”期间,市场监管部门将聚焦信息归集公示,让企业信用画像更加立体,在此基础上采取有针对性的协同监管措施,打好监管“组合拳”。

  同时,聚焦信用风险分类,让市场监管更加精准,努力做到对守信者“无事不扰”,对失信者“利剑高悬”。对于食品、药品、特种设备等直接涉及公共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重点领域,将加强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信用监管,守牢安全底线,增强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为放管服改革等“奠基”,为经济社会事业发展赋能

  市信息中心(公共信用信息中心)副主任谢华说,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建设起步于2008年,定位为全市公共信用信息归集的总枢纽。

  目前,平台已汇聚数据归集、管理、分析、大数据应用等34个子功能,涵盖安全生产、工程建设、交通运输等25类重点行业领域,覆盖公务员、教师、医师等29类重点人群;已汇聚68个部门的相关数据(常态化30个部门),为全市140万法人和1130万自然人全部建立信用档案,推动在招标投标、资金补助、评优评先等领域广泛应用信用报告,其中涉及自然人29.3万人、法人17.9万家。

  “十四五”期间,市公共信用信息中心将拓展信息归集维度和自动化程度,应用“技术+管理”手段提升数据质量,力争上报信息合规率达100%,推动平台应用场景,将信用平台作为支撑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的基础工程,成为建设创新名城、美丽古都的有力支撑。

  解决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更好服务企业、服务民生

  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营业管理部副主任范新说,近年来,他们重点围绕解决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大力推进征信系统建设,同时全面优化征信查询服务,构建良好信用环境。截至目前,南京地区共有63家金融机构接入征信系统,58家机构接入长三角征信链平台,实现了跨区域信息互联共享;2016年以来帮助中小微企业累计完成应收账款融资7400笔,融资额近3700亿元,南京地区连续五年实现平台融资笔数和金额居全省首位;累计办理个人信用报告查询300多万人次,办理企业信用报告查询9万余笔。

  “下一步,我们将结合南京实际,持续提升征信服务水平,不断深化应收账款融资服务效能,拓展长三角征信链应用广度,加快推进地方企业征信平台建设,全面深化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进一步发挥征信服务中小微企业、服务民生的基础性作用。”范新说。

【打印本页】 【关闭页面】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服务热线:400-003-0039

主办单位:华中企信(北京)国际信用评估有限公司

华中企信企业信用公共服务平台 京ICP备2021002559号-2